乳腺癌转移的隐形推手找到了!同济团队:压力让免疫细胞变帮凶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咱们常挂在嘴边的“压力大”,不只是让人失眠、烦躁,还可能悄悄帮乳腺癌细胞“搭路”,让它们转移到肺里——这可是乳腺癌患者最担心的事,毕竟90%的乳腺癌死亡都和转移有关。不过最近,我国同济大学俞作仁团队在《癌症研究》(Cancer Researc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咱们常挂在嘴边的“压力大”,不只是让人失眠、烦躁,还可能悄悄帮乳腺癌细胞“搭路”,让它们转移到肺里——这可是乳腺癌患者最担心的事,毕竟90%的乳腺癌死亡都和转移有关。不过最近,我国同济大学俞作仁团队在《癌症研究》(Cancer Researc
参考文章:Wigerblad, G., Kaplan, M.J.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in systemic autoimmune and 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. Nat Rev Immu
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s 中性粒细胞neutrop 2025-10-30 10:22 2
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,90%乳腺癌导致的死亡都可归因于癌症转移。除了年龄、生育史、雌激素水平、生活方式等众所周知的影响因素外,心理压力也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,。
一大早,62岁的王大妈来到社区医院,坐在候诊区,她低头翻着体检报告,脸上满是疑惑。拿到血常规结果的那一刻,她心里咯噔一下,两项指标后面被红色高亮标出。
在高振荡剪切指数区域(即心动周期剪切应力矢量变化的衡量标准),内皮细胞活化和剥离,其次是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活化,然后是NET和富血小板血栓形成,导致斑块侵蚀,这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第二大常见原因。
有人看到几个数字标红了,顿时心里一紧;也有人觉得“反正我没啥不舒服”,就把报告一丢,转头继续忙碌的生活。但事实是,血常规虽然只是一个基础检查,却可能隐藏着身体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,尤其是有4个关键指标,一旦升高,可能意味着身体正遭遇重大健康风险。
今天,我再介绍一个直接消灭中性粒细胞的办法。近日,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福囝、浙江大学李洪军和复旦大学庞志清联合领衔的研究团队,在著名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[2]。
近日,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学术年会盛大召开,正大天晴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1类创新药安罗替尼与艾贝格司亭α的6项研究成果,涵盖结直肠癌、软组织肉瘤、小细胞肺癌、三阴性乳腺癌、硬纤维瘤病五类瘤种,以扎实的临床数据为不同瘤种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。
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远不止传统认知中的 “吞噬杀菌”,其功能多样性受组织微环境和疾病状态调控,可归纳为以下 10 类核心功能,部分功能为近年多组学技术揭示的 “非经典功能”。
金秋送爽,星聚泉城。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学术年会,于2025年9月10日-14日在泉城济南隆重召开。本届大会秉承“规范诊疗,创新引领”的主题,汇聚肿瘤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,共谋肿瘤诊疗发展新篇章。作为大会重要亮点之一,CSCO携手战略合作媒体医脉
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(IASLC)主办的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(WCLC 2025)于2025年9月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盛大召开。作为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领域全球领先的多学科肿瘤学盛会,WCLC致力于传递该领域最前沿的诊疗进展。其中,IMforte Ⅲ期研究结果
近日,由德国杜伊斯堡-埃森大学Jadwiga Jablonska领衔的研究团队,在著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[4]。
2025年9月10日-14日,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年会将在济南盛大启幕。为进一步深化肿瘤诊疗学术交流,加速前沿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,本届CSCO大会携手指定合作媒体医脉通,匠心打造“CSCO第一直播间——《CSCO抗